闻资讯                      
公司新闻
九华文化
殡葬文化
风水知识


   

    地址:安徽九华山二圣

    电话:0566-2820607 2820608 2820609

    传真:0566-2820609
 

    首页 》 新闻中心
大愿山水征文诗歌部分获奖作品点评

发表时间:2014/9/5 9:06:27  点击:1817

大愿山水征文诗歌部分获奖作品点评
                               ——  余同友
    佛教对故去的人有一个说法:往生。佛家认为死即是生,故去的那个人不是真的寂灭了而是去往理想的新世界。这是一种典型的东方的智慧的生死观。而展读此次“大愿山水”征文诗歌获奖作品,我也深切感受到了诗人们独特的、东方的、智慧的、诗意的生死观。
    在《大愿山水》中,诗人选择了大愿陵园中的山、水、门为意向,阐述了蕴含其中的生命的意义,我们的肉体的生命可能很脆弱,“洪水上涨三厘米/就漫过生命的大堤”,这时,“谁在严防死守”?诗人不仅在发问,更给出了一个生命的指引:“只有仁德大和尚的石像/淡定而安详/在灵山的怀里/倾听寺院千年的钟声/细数大愿方程式的解”。大愿山水至此,已不是原来的山与水了,它有了另一种附丽,另一种意味,我们随着诗人读山读水,也随着诗人读生读死,只要我们读进去了,一定也会“淡定而安详”,善哉。
   《大愿园》写的得灵动而又踏实,看似描摹园中的具体物象,九十九级石阶,矗立的碑文,菩提树径,等等,实则暗有所指,诗人在耐心地启发我们发现这些具体物象背后的东西,于是,“风安静下来”,“山水之间有佛堂/身后大愿菩萨的/大愿心  大悲心  大智心/像音乐般在天地之间流转”,妙哉。
   《迁徙》的想象非常大胆但又异常贴切,细细一想,生命其实就是一次不可阻止的迁徙,从年幼迁徙到年长,从地上迁徙到地下,问题是,面对这样的迁徙,我们能不能从容而有尊严?诗人是这样表述的:“我会把自己的灵魂迁徙/与吴用之作伴/金乔觉踏着暮色看我”,在佛的注视下,我们学会了坦然地去迎接迁徙——“满眼都是月光/不再惊慌”,有这样的襟怀,幸哉。
    其他诸篇获奖作品也十分精彩,如《吟九华山大愿陵园五百字》华彩铺陈大气厚重,《赋九华大愿陵》钩沉历史思接千载,《满庭芳大愿陵园采风感赋》雅致精巧余韵长。                                           

总之,这些诗作无一不体现了对生命的悲悯与尊重,一字一句皆法布施也,当合掌称颂:阿弥陀佛!

 

上条新闻:"大愿山水”诗歌类一等奖作品
下条新闻:时逢节庆月 九华山旅游市场喜气洋溢
友情链接:九华山旅游网 | 安徽殡协网 | 九华山旅游攻略网 | 九华山慧居寺官网 | 池州政府网 | 安徽殡葬网 | 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 | Z5面霜


Copyright @ 2012 九华山大愿陵园 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九华山二圣

电话:0566-2820607 传真:0566-2820609 :网站建设池州商网

皖公网安备 341790020000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