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资讯                      
公司新闻
九华文化
殡葬文化
风水知识


   

    地址:安徽九华山二圣

    电话:0566-2820607 2820608 2820609

    传真:0566-2820609
 

    首页 》 新闻中心
"大愿山水”散文类三等奖作品

发表时间:2014/9/12 16:10:44  点击:2597

山河大地是如来

                       ——大愿山水杂记

刘向阳

                                

九华山在我心里的分量,是随着我的逐渐了解而逐渐增加的。

改革开放伊始,九华山在凋敝中复苏。七月三十庙会,四乡八邻去朝山。奶奶已经吃了三天斋,徒步五六十里自后山上去。朋友约我去,我说:不过一座山吧,人,又有什么可看的。我宁愿在家看书、烧饭、喂猪。何况我也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科学唯物观,根深蒂固。

北望九华山,诸峰纤秀列目,或青翠肃立,或云雾缭绕,透着一股神秘。

随着阅历的增长,九华山作为灵山的面目,才渐渐清晰起来。

此山过去叫什么九子山、陵阳山、天台山、盖山,都不出名,典籍略而不书

话说李白,被打发离开长安后,以求仙问道为名,浪迹江湖。闻说陵阳子明的故事:汉窦子明在陵阳任县令,无为而治,躲在九华山涧里钓鱼。某天,钓到一条小白龙,惧怕,拜了又拜,解开放了。后又钓到白鱼一尾,得腹中书,教他服食之法。于是,窦子明采五色石炼丹,服食成仙,飞升而去。又闻东晋江苏句容葛洪,也到九华山采过石,炼过丹。于是,李白追寻仙人遗迹,第一次踏足青阳,那时青阳也才置县十几年。李白削其旧号,更名九华,九华山始著称于世。这是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的事情。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我不得不佩服诗仙李白的才气,一语中的。诗语有巫的气息,预言的成分,大诗人从九华山的气象里,窥得天机。

好黄老、访仙道、炼仙丹、服灵药、行导引,无非益寿延年而已。而长生不老是人类的一个最古老的梦想,于名山大川隐居修行,总是不乏其人。

在李白盘桓九华之时,一位外国僧侣,不远万里来到九华山,他就是修成山上第一尊肉身的地藏菩萨,俗名金乔觉,是新罗国王金氏近族。或许,他们见过,只是李白崇尚道家,对一个外来小和尚,也不在意。而金乔觉一出家之人,更不问红尘事,别说是诗人了。于是,二人失之交臂。

传说是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新罗国兄弟二人受命来九华山,接金乔觉回国,金拒绝了。兄弟二人(一说是金的舅舅)亦出家于此,圆寂后建庙,名二圣殿。

二圣地理位置好,是朝山的第一站,迎来送往,此地一度应接不暇。古时远路人到此,住一宿再上山。这里也就有了“一宿庵”。在唐末,多人在此修行。

一个是王季文,少厌名利,隐居九华。某日遇异人,授九仙飞化之术,说:“子当先决科于词籍,后策名于真列,冥注使然,不可移也。”咸通年间季文果中进士,授秘书郎,称病归二圣之西头陀岭下,筑室隐居。

诗友杨夔(弘农子)来九华山拜会他,触景生情,题诗一首,《寻九华王山人》:“下马叩荆扉,相寻春半时。扪萝盘磴险,叠石渡溪危。松夹莓苔径,花藏薜荔篱。卧云情自逸,名姓厌人知。”

王季文临终,舍宅为寺,请邻僧智英主之,即后来的无相寺。

明朝王阳明先后三四次到无相寺游玩,每到必诗,写了十一首记游诗。其中《夜宿寺中》一首,这样高度概括了二圣一带自然与人文风光:“春宵卧无相,月照五溪花。掬水洗双眼,披云看九华。岩头金佛国,树杪谪仙家。仿佛闻笙鹤,青天落绛霞。”

另一个是乾宁年间,道士赵知微在二圣之南凤凰岭上延华观开坛传道,并炼丹于大还岭。朝廷屡召不出,乃赐碧云星冠,青霞羽衣给他,一时人多从之游。

某年中秋遇雨,不能赏月,众人颇失望。赵知微说这容易,如想玩月,可一同前往。于是大家穿蓑衣戴斗笠,持灯火带刀具,随他上山。登上绝顶,果然脚下云海万里,诸峰呈露,长空月如明镜。众徒赞叹不已。等兴尽下山,回到道观,大雨如初,大家恍如梦中。

道士登临的这个山峰,于是名为会仙峰。赵知微于岩下种桃千株,花皆碧色。桃落水中,流出涧外,居民得之,鬻以自给。后知微仙去,人名其岩曰碧桃岩,悬水曰碧桃瀑布,涧曰浮桃涧。山涧与龙池水汇合,经一宿庵过二圣殿,下游就叫九都河了。南宋乾道二年九月,周必大上九华山,青阳陈主薄陪同下,在二圣河中戏过水呢。他的《九华山录》有明确记载,在此不赘述了。

九华山至今遗有“钓鱼台”、“嘉鱼池”、“仙姑尖”、“会仙峰”、“龙游涧”、“葛洪井”“葛仙洞”等诸多道家圣迹

如说道家留下的是美丽传说,而释家自东晋隆安五年在九华山开辟道场,却有多人修成金刚不坏之金身。

唐有金乔觉、明无暇禅师、当代大兴和尚等等,故事流波海内,大家耳熟能详了。弹丸之地,有据可查的肉身菩萨就达十四尊。江南,雨水充沛,雾露浓重,怎么就不腐了,至今是个迷。

我一红尘中人,亦很好奇。无奈才疏学浅,破解不了。近三十年来,有关九华山的风景、掌故、文字,我看了不少。待解谜题,不是你越了解越减少,而是随着对九华山的知识增加而增加了。我需要像虚云大师一样,在山里静心感悟,万事万物,草木春秋。

记得当年虚云法师在九华山三年,住在翠峰寺、狮子峰茅棚苦修。虚云《九华狮子峰茅棚》一诗这样写道:

“不住人间残剩山,别成小筑伴云闲。客来客去无迎送,笑指悬崖湾又湾。”

诗里透露的那股禅意,境界,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此刻,已注定他是大师。日后虚云下山,到扬州高旻寺,在打禅七时,开水溅到手上,茶杯堕地,一声破碎,虚云如从梦醒,顿断疑根,马上作一偈:

“杯子扑落地,响声明历历。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接着又说一偈:

“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虚云断然开悟,虽然前有古人,但现在还可以说,是后无来者。

九华山对虚云的影响,起了多大作用,我们不清楚,可他是在九华山修行三年,下山,遇一契机,他开悟了。因果,是清晰的。

我时常,去爬爬九华山,翻翻九华资料,真是常看常新,丝毫不厌倦。尽管活在当下,我在执迷不悟中,我期待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一滴开水,溅开我世俗的羁绊。

那时,我也在九华峰顶上啸一声:山河大地是如来,春到花自开。

 

游大愿陵园

姚来

  

父亲去世时曾请风水先生看风水找墓穴,好友Z兄评曰:香港一风水先生看风水时被埋而亡。Z兄的意思大约是人死万事空,风水之事纯属无稽无益之举。我觉得这既有道理又有问题,想了很久却无从辩驳,最后索性一丢了之,不去管它了。

前几天文联陈主席和柯老师邀我去大愿陵园,我虽然没有去过却久闻这陵园素净典雅,每次上九华山时在车上遥望园内总觉得楼院亭廊翠竹掩映诗意盎然,而且“陵”者“墓”也,说不定可以一解Z兄留下的疑惑,于是欣然领命。

8月16日一早,我们几个文友驱车前往陵园,到接待处休息片刻后,陵园的陈总亲自“导游”,带我们游览陵园。已是初秋时节,却满眼葱绿,右边一丛翠竹,左首数棵香樟,几株小冬青独立于树间草坪,倒也别有几分情致,紫叶小檗穿插在大片法国冬青中,为主色调增添了一抹亮色,路边偶尔一条鹅卵石小径为调皮的孩子多了些许不走寻常路的选择。无论哪里都不见一片落叶,主人对环境的高标准高要求可见一斑。

走不几步,忽听陈总说:“吴用之墓到了”,我抬头一看,只见一座大理石装饰的半圆形的站台,站台往上许多石阶,石阶两旁立着花岗岩石栏,再两旁是整齐的冬青和塔柏,宁静而肃穆。我们拾级而上,迎面一座气势非凡的大墓,墓碑上书:老田吴氏廿四世祖 吴公用之府君之墓。墓前左右两侧各有一碑,右碑上书“重修吴用之墓缘起”,全用文言写就,比起杜村石庵的白话文的“重修缘起”碑,格调高雅了许多。左碑刻的是金乔觉和吴用之的名作:   

酬惠米

唐·金乔觉

弃却金銮衲破衣,修行浮海到华西。

原身自是王太子,慕道相逢吴用之。

未敢扣门求地主,昨叨送米续晨炊。

蒙君餐食黄精饭,腹饱忘思前日饥。 

 太乙岩 
 唐·吴用之

太乙真人去不回,仙岩胜境长莓

    料得百年千载后,金乔菩萨再重来。

墓前地面全用石条铺成,敦实厚重,不过从颜色上看却新旧有别,陈总介绍说重修时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寻访吴氏族人,根据他们的回忆,尽量在遭毁弃的原址采用原来的样式原来的风格原来的材料,无稽可循无材可用时才用新的,石条颜色有别正是因此。

古人云“立德、立功、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吴公积德行善,可谓立德;送米于地藏,让菩萨感民风淳朴而卓锡九华,成就莲花佛国,可谓立功;与地藏诗歌唱和,可谓立言。而用之老先生长眠的蒙大愿陵园修葺一新的金地藏亲自点穴选位设计修造的风水宝地可谓不朽之地,此不朽之地由此不朽之人居之才可谓名至实归相得益彰。

然而不朽之人所在多有,又何止吴公一人哉!其实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每个至亲之人都曾“立德、立功、立言”,他们才是最不朽的,就像先父,虽然懦弱无能,但忠厚淳朴即是立德,维持家庭就是立功,“不能害人”是为立言。平日喧嚣过后,举箸就餐或书房静坐时不经意间总会想起曾经的点点滴滴,他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宛在眼前,在我心中的不朽不是还胜过吴公吗?而事同其理、人同此心,以不同之人的不同的眼光看来,此不朽之地他们的亲人都可居之而无愧。

走下吴用之墓,我们继续向前,不过数百步,远远看见绿树掩映间一个小小的亭子前一个小小的池塘,陈总说这叫长寿池取自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寿文化中的“六长寿”,即“人长寿、山长寿、水长寿、树长寿、鸟长寿、兽长寿”。意喻万物生灵生生不息,福寿绵长。其实怎么就表示了长寿我并不懂,只觉得亭则小巧可爱,池则修竹杨柳松柏环绕,如能偷得半日闲,携好书一卷清茶一杯,端坐亭上,眼前唯有美景,耳中只余天籁,品茗观书,夫复何求,岂不快哉!

再往前走路外侧植被稀疏,山上的竹木草石一览无余,内侧则全是一人高的修剪得如围墙一般的景观树,里面是什么完全看不见,而整洁则一如以前。我们边走边聊,眼前忽然现出一处青瓦、白墙、马头檐的徽派建筑,门前有匾,上书“大愿殿”,我们进去一看,里面有两进,供奉有199公分高地藏菩萨比丘立像,佛像后有画像陈总介绍画像就是有名的唐卡是青海热贡地区6位著名画师,选用天然矿物质材料,花费6个月时间精心绘制而成。其上绘有阿弥陀佛说法讲经,将极乐世界幻化成到处奇珍异宝、到处奇禽异兽,众佛菩萨都来听闻的殊胜场景。又说大愿殿是园区内存放先贤骨灰,承办祈福、超度佛事和落葬仪式的场所。我们很好奇,要做佛事可没看见和尚啊,陈总笑着说,陵园外的二圣殿和一宿庵里有。是啊,这九华山大名鼎鼎的两座寺庙刚才来的路上不都看到了吗?就在大门口,一河之隔而已,一想之下不禁哑然失笑。

出大愿殿几步,路边八块石头围着一棵大樟树,以木板互相连接,呈正八边形,再外面一些长短不一的石板嵌入土中,形成一个硕大的八卦。这佛寺的旁边却出现道教的标志,不能不说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深刻领会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所在:包容。对不同文明不同理念不是冷嘲热讽、批倒批臭、除之而后快,而是尽量和平共处、理解宽容,佛教道教如此,有神论无神论也应如此,看风水不看风水不也应该如此吗?

漫步园中,我突然有个疑惑,于是问陈总:“这不是陵园吗?怎么走到现在都是在看风景,不见一座墓呢?”陈总笑道:“这正是我们的设计理念,坟地总是阴森恐怖,走进去让人毛骨悚然。而我们要把陵园建成公园,让人放松心情,走在其中而不害怕。看,这就是我们开的一个园,叫紫薇园。我们进去看看吧。”领着我们从一处景观树剪成的围墙的缺口走了进去,里面远远一角果然隐隐有一排排整齐的墓碑,每块碑两边各种一棵小小的塔柏,刚好与墓碑一样高,侧面看去,碑隐柏后几乎不见。走到墓碑前,那同排墓碑材质样式相同,不同排则颜色或黑或紫或灰,边角或方或圆,变化有致,碑前都有石函,用来盛放骨灰。也许是雨后的缘故吧,函盖与碑一样光亮照人、一尘不染。我抬头环顾这紫薇园,周围并没有一砖一瓦,全用裁剪整齐的景观树形成天然围墙,回忆前面路上的景观树也是剪得那么高那么密,大概里面也是一个墓园了,不过当时走在路上只顾看风景拍照片而根本没想到。这五、六十座碑不过占去这紫薇园的十之二三,其余的地方芳草萋萋,如席如茵,并无一根杂草,园边一条小溪淙淙流过,远处鸟鸣树间,环境优美直让人有结庐隐居之念。

其实人之一生倏忽百年,“譬如朝露,去日无多”父母亲人再身轻体健,然而终究敌不过无常。所以需要对身后事预先大略谋划。有人说:“应该厚养薄葬,人既然死了,随便点就行了,葬哪儿都一样。”其实这并不完全对,因为厚养必厚葬,薄葬多薄养。养也好葬也罢以及不入Z兄法眼的看风水、做斋,认真去做都是情感的体现,于逝者未必有益,于生者却有大益。我们痛斥日本参拜靖国神社,不正缘于情感吗?人虽然早已离去,并不代表一切无所谓。当我们夜半不寐之时,披衣起床,推窗揽月,遥想逝去的亲人长眠于清风鸣蝉、诗情画意之地,不是远胜荒草丛生、狐鼠出没的乱坟岗吗?因为我们心中美好的人当然要在美好的地方,这不朽之地只有我们心中的不朽之人配得上。

看过了紫薇园,又看了隔壁的慈孝园,我们回到旁边的八宝亭小坐,陈总介绍此亭为双层八面八角传统建筑,全木制手工打造,造价不菲。亭内有一方巨型原石,相传为地藏菩萨加持的冥界镇宝,压摄幽冥世界的孤魂野鬼,不得兴风作浪。而世间的人们通过触摸此石并心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名号,则可祈福平安健康,消灾解难。我想这正是:神佛加持福地,先人安居洞天。

回来的路上,我看见十几个工人正在大愿殿前的草地上拔除杂草,难怪紫薇园的草地那样整齐,那样让人赏心悦目。就像我们和亲人之间的情感一样,需要时时呵护清除杂质才能四时如新啊。

绕园一周,最后参观的地方是正对主入口的“空门法界”,它由空门、照壁、仁公雕像三部分组成。空门就是一道石块垒成的无墙无门的门框,寓意“佛门”。空门之里,有方青瓦白墙照壁,壁上无字无画,在蜀桧的映照下让人产生无比遐想。照壁的前方伫立着一尊仁德老和尚汉白玉雕像,神色般若,眺望九华群峰。守望着这片由他发愿修建的陵园,默默地为逝者祈福。

临别之际,我在仁公像前默默发愿:愿父亲安息!大愿陵园逝者安息!天下逝者安息!

 

 

 

诗意的栖居

周玉荣

夕阳,燃烧尽生命最后的华美,沉入山的另一头;冬雪,演绎完天际最后的舞蹈,融入沉静的泥土。

只是,明天,太阳还会升起;来年,雪花还会飞舞。无法回头的是我们,只此一回的人生。

周国平说,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父母不在了,他的来路就变得模糊,他的去路反而敞开了。是的,时间就像父亲手中的那把镰刀。镰刀,割下一茬一茬的庄稼;时间,淘走一辈一辈的人。

真的,都无路可逃。

村子里,老人们走了,不说是办丧事,而是说办“白喜事”。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都是人生的一幕演出呢。

想起苏格拉底说的,死,是一场无梦的熟睡,是灵魂移居到另一个世界里去,很坦荡的超脱胸怀啊。

是的,我们每一个生命,都将落入一场永远的熟睡,只是,哪儿又是这一场熟睡的栖居之所呢。

遥望祖辈们栖息的那些山头,越发的葱茏葳蕤,生机勃发,满眼里绵绵延延的绿,扩展,再扩展。村庄卧在青山里,越来越小了。有的整户搬走了,有的人家虽然还守着,也只剩下老弱妇孺看家了 。那些山路走的人少了,被草木一点点侵犯占据,越来越逼仄,直至完全沦陷。待到清明、冬至、过年,家人去给祖宗上坟时,才发现路都没有了,带上刀吧,边走边砍,祖宗的坟还是要上的。

一年,两年,多年后,村子里有老人说话了,上个坟,难为伢了,以后俺走了,就埋在屋后的山上,省的伢们费事。年轻人听了,笑笑,不好说什么,心里却在感念长辈们的通情达理。

我的奶奶就葬在屋后的山上,每次回娘家,站在后门口就可以看见奶奶,在心里和她说说话。我的父母亲在前年母亲60岁的那一个春节,请老木匠做好了两口寿材。父亲有事无事爱往屋后的山上跑了,他在为自己和母亲找那一方风水宝地。一次回家,父亲说,找到了,找到了,语气里那般的沉稳,笃定,满足。

找到了,找到了。当我走在九华山大愿陵园,我心中也有了答案。我心中的天堂,诗意的栖居,应该就是这个样子。

要有九华山大愿陵园的青草绿树、鲜花河流、水木清华的明媚俊朗;也要有山环水抱、古树参天、塔寺亭台的清幽雅致。还要有大自然的吞吐呼吸,要有普度众生的净土禅韵。

还远远不止这些。九华山大愿陵园如一部长篇巨著,需要慢火煨汤的心思,在日长月长的时光里,沉进去,再沉进去,拉开阅读的大幕。

是的,如果将九华山大愿陵园看作一本书,封面即是一副大家手笔 。整座陵园背依地藏菩萨大铜像,面向神光岭金地藏塔,左傍青龙山,右倚卧虎山,东、西、北三面山势合抱,南面九华河环流。从风水学上理论,陵园,见山,山环,遇水,水绕;前有金地藏塔照应,后有地藏菩萨大铜像依靠,整个占尽了天时地利的祥瑞。

一路走进去,陵园的整个布局让我想起大师齐白石说的话,作画要形神兼备,不能太像,太像则匠气,不像则妄。原来,建筑布局和作画一样,整体布局不能太过精雕细琢,否则就显匠气,没有了灵动感。我眼前的园区布局,因势造形,依势而建,浑然天成,一副无为而为的妙手笔。而在细节上,又显精细雅致,隐、显、疏、密,恰到好处,很好地诠释了陵园贵于层次,妙于曲折,在于深秀的韵致。

园内,吴用的古墓,长寿池,禅悟心语,八宝亭,空门法界,大愿殿,就像一篇篇华美的篇章,引领我们驻足,沉进去,再沉进去,去欣赏,去解读,去感悟。

吴用的墓地建于唐代。史料记载,吴用本名孟光,青阳九华山老田吴村人。唐朝开元年间,僧人金地藏辗转来到青阳吴村,与用之公 “慕道相逢”。“公见而异之,乃授粲赠粟”,知其要上九华山修行,又“移书城峰闵氏之寺居,以为修行之所”。寒暑往来,两人相交莫逆。公逝后,按地藏示意,点墓于此,并留下诗篇《酬惠米》一首。

一座墓,一段佛缘,一首诗,历史人文,清净美好。

长寿池前,临水照人,水清人静,心思澄明。想起曾经看过的长寿老人图,这水是否也如那长寿水呢,被长寿老人加持过,能免除生老病死,忽然心生掬一捧入口的心思。园内工作人员说,长寿池一名,取自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寿文化中的“六长寿”,人长寿、山长寿、水长寿、树长寿、鸟长寿、兽长寿。是的啊,开天辟地,天地洪荒,万物生灵福寿绵长,生生不息,本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美好向往啊。

走在绿荫夹道的路上,远远见一座两层的八宝亭。进的亭里,只见一方巨型原石端居亭中,相传为地藏菩萨加持的冥界镇宝,压摄幽冥世界的孤魂野鬼,不得兴风作浪,用手触摸此石,心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名号,可以祈福平安健康,消灾解难。一行人遂伸出双手,虔诚祷念。

行至禅悟心语,忽觉峰回路转,赫然眼前的是一处彰显现代艺术气息的景观,由十八块石方垒筑而成的一组石雕。禅宗里讲求,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悟,悟禅,是讲究顿悟,机缘的,不可说破,不可说破。

尤其是,踏着一级一级的石台,一步步走近空门时,蓦然想起金乔觉的诗句,“空门寂寞尔思家,离别云舫下九华”,空门即佛门啊。一脚踏入,四周寂静,六根清净。前行几十米,只见一面青瓦白墙照壁,壁上无字无画,一任世人参悟渗透。照壁的前方是仁公的一尊汉白玉雕像,神色般若,静默伫立。

归去回首,但见清透的阳光中,空门法界寂静缄默,胜却有声。

陵园内,最浓墨重彩当属大愿殿。青瓦、白墙、马头檐,清丽明朗的徽派建筑,端坐在整座园区的中心。

心怀敬畏,拾级而上。

殿内供奉着地藏菩萨比丘立像,右手持锡杖,左手持宝珠, 脚踏莲花, 佛心慈悲,神态安详。我合十双手,虔诚祈愿。

在地藏菩萨身后,供奉着西方极乐往生唐卡,上面描绘了一个阿弥陀佛说法讲经,众佛菩萨都来听闻的殊胜场景,一个处处可见奇珍异宝,奇禽异兽的极乐世界。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大愿殿是园区内存放先贤骨灰,承办祈福,超度佛事和落葬仪式的场所。

大愿无边,心之所安。此也。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行走在九华山大愿陵园,品读这一部长篇巨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大自然的魅力,文化的传承, 内心的照拂 ,精神的教化。

诗意的栖居,莫过于此。

 

 

上条新闻:"大愿山水”散文类二等奖作品
下条新闻:念佛绝不可以求福报
友情链接:九华山旅游网 | 安徽殡协网 | 九华山旅游攻略网 | 九华山慧居寺官网 | 池州政府网 | 安徽殡葬网 | 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 | Z5面霜


Copyright @ 2012 九华山大愿陵园 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九华山二圣

电话:0566-2820607 传真:0566-2820609 :网站建设池州商网

皖公网安备 34179002000053号